浙江“特大村”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花園村,“村域小城市”三年間
浙江“特大村”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之路——
花園村,“村域小城市”三年間
59歲的農民邵宏杰最近很忙。住房城鄉建設部部署全面開展城市體檢以來,他的老家東陽市南馬鎮花園村,正于近日借著該市推進污水管網改造工程的契機,開啟全村水電氣管網大體檢。作為花園市政管理委員會規劃建設管理處的負責人,老邵得在現場盯著。
這一管委會是全國首個村級市政管委會。2020年,花園被賦予“村域小城市”新身份,入選浙江省第四批小城市培育試點名單,管委會應運而生。一個浙江農村,有了城市化建設管理的“大管家”,成為試點三年間最受外界關注的探索之一。
在省發展規劃研究院副院長潘毅剛看來,花園村試點創立市政管委會等管理共同體,升級公共服務創新共建共享機制,做大產業集聚資金、人力等要素,走的是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與鄉村全面振興融合新路徑。
選任新管家
在花園村九聯小區附近施工點,邵宏杰和市政管委會多名負責人熱烈討論“大城市才有的綜合地下管網”。數十年發展,兩次并村,花園的地下管網情況復雜,老的管道得陸續“退休”;全村12平方公里面積,6.5萬常住人口,3035家個體工商戶和企業,對水電氣的需求越來越大——管網是時候升級了。
市政工程,是城鎮化的硬件基礎。花園急需一個專門機構,進行整體化、規范化、現代化建設與管理。
2020年,花園村組建市政管委會,下設辦公室、規劃建設管理處、電氣管理處等7個部門。“各部門根據實際需要設立、調整,可調動村人民調解委員會、聯防總隊及網格員等力量。”花園村黨委副書記郭進武介紹。
所有工作人員從村民中選拔,特別是負責人,要經過招聘、報名或推薦、走訪了解、村黨委討論等環節。邵宏杰原來在金華各地承攬工程,“想為村里做點事”就主動回來了;有30多年經驗的村電工郭國華,如今負責電氣管理處;原九聯自然村村支書樓惠訓是處理矛盾糾紛的好手,兼著環境衛生管理處和督查處的負責人;85后馬江偉做過苗圃生意,負責綠化管理處“專業對口”……這一跟全體村民息息相關的管理機構,沒有一名公務員。
“花園村發展太快了,我們是邊干邊學。”20年間,花園村用水增長了50倍,平均每天達1萬噸。村里原負責信息管理的邵大康被調到供水管理處,主持智能化供水工程,以數字化手段確保供水穩定。
三年試點,花園村市政建設有了大飛躍。2022年,村里投入3000多萬元整治的金山湖,現已成為村民嬉水休閑的好去處;2022年11月投用的人民體育廣場,已是當地人氣最旺的公共場所之一;2023年吉祥湖完成清淤,成為東陽最熱門的“打卡點”之一……
在花園集團咨詢委員會主任馬文德看來,農村基建滯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規劃。“村域小城市”試點讓花園納入東陽市城鎮規劃管理范疇,享受了城區規劃同等政策,而市政管委會則讓綜合規劃迅速落地,釋放村級組織自治力量,讓花園人有了滿滿幸福感和獲得感。
留住新村民
花園村青龍小區,有幾十幢浙派民居風格的房子剛完成外墻噴漆。其中幾幢房子的主人是剛將戶口遷入花園村不久的新村民,享受跟本村村民同等的待遇。
長期以來,農村勞動力大規模向城市單向流動,農村老齡化、空心化等問題突出,背后有農村公共服務供給不足等原因。但像花園這樣的強村,村民可以享有建房補貼、醫療報銷等31項待遇,同樣有自己的煩惱——外來人口和本村村民如果待遇不一樣,人就很難留下來。
“應該吸引更多做蛋糕的人,而不是減少分蛋糕的人,這是共同富裕的應有之義。”花園聯合黨委書記、花園村黨委書記、花園集團董事長邵欽祥說,這正是花園村三年試點在著力破解的。
2022年6月,花園村兩委一則通知引發熱議:凡是在花園村購買商品房等住房并將戶口(農業戶口)遷入的,可享受花園村村民同等待遇。而此前落戶花園村的,主要是引進人才。
這被視作花園村版的戶籍改革。
“花園讓我們越來越有家的感覺。”新村民蔣蓉在花園村創業14年,看到通知后毫不猶豫將戶口遷入,現在也過上了每月領取油米蛋肉等的“花園日子”。她女兒在花園外國語學校上學,學費減半;兒子在花園南山幼兒園免費就讀。
在潘毅剛看來,花園村放寬落戶條件、明確享受同等待遇,將城市優勢與村集體經濟制度優勢有機疊加,更具吸引力。
“你能想象一個村里有肯德基、瑞幸、霸王茶姬嗎?”新村民張巍說,花園愈發凸顯的品質生活圈,也是吸引他落戶的原因之一。這些企業以人流量、商圈繁華程度等指標來選址,足以證明花園的人氣之高。
三年試點中,花園不斷提升社會民生服務供給:進一步提升花園外國語學校和花園高級中學的教育硬件基礎;新建設有足球場、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場館的花園人民體育廣場;花園田氏醫院于近日被確定為二級甲等骨科醫院……擁有如此完整的公共服務配套,在全國范圍的村一級也是少見的。
如今,花園村常年吸引外來人口5萬多,是本村人口的3.33倍;累計落戶297人,其中六成是2023年的新村民,當年戶籍人口增長率為1.25%。
發展新能級
在花園村黨委副書記邵徐君案頭,記者看到了幾份新規劃:投資520多萬元建第三菜市場,投資約600萬元新建花園文化活動中心,另有一份新建花園“城市會客廳”的初步規劃,投資上億元。
這么多錢哪里來?這或許是任何一個村都要面對的難題。“‘村域小城市’試點,村集體經濟收入、村里的產業很關鍵。”省發展改革委城鎮處相關負責人直言。邵徐君“揭秘”:村里投資金額大且回報周期相對長的,由花園集團負責;金額小、周期短的,或者確保有一定盈利的,由村集體負責。
三年來,花園的經濟指標穩步提升。生物與醫藥、新能源與新材料、紅木家具與木制品等五大主導產業發展穩健,僅2023年就新增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省級企業研究院、1家省級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以及12個省級新產品。2023年,全村實現營業收入725億元,比上年增加10.69%。村民人均年收入17.6萬元,比上年增長6.67%。這一年,全村基礎建設投資達7500多萬元,福利支出合計8200多萬元。
但在營商環境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下,花園只是一個村的“短板”也愈發明顯。“村里去招商,跟其他城鎮競爭,比不了政策和財政資金,只能比區域能級。”花園集團副總裁馬志華說。
三年試點大大提升了花園的區域能級。
“村域小城市”這一量身定制的新概念,顯示了花園“遠不只是個村”的特殊定位。2021年,花園入選全省美麗城鎮建設樣板創建名單;2022年又入選全省首批未來鄉村建設試點村并成功命名。東陽市重點建設“一區、一鎮、一村”三個共富單元,“一村”就是指花園村……這些重大工程背后,有豐富的資源要素支撐。
春節臨近,位于花園村金山角區塊的花園南通家紡城客流不息。從名字就可看出,這一市場主要從江蘇南通引進,拉長了花園原有的紅木家具產業鏈。花園村集體經濟出資,首批租用了村民120多間店面,以三年免租等優惠,吸引了恒源祥、柏琳家紡、明超家紡等20多家全國知名品牌入駐。
“花園發展家紡產業,具備資源、區位、管理、品牌等多方面優勢。”明超家紡負責人胡明亮說。就在不遠處,是花園集團投資50多億元建設的紅木家具城、花園村集體經濟投資1個多億元配套的紅木產業國際物流中心……
以業興村,以村興業。產業與區位良性互動的好生態、好環境,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來到鄉村。“村的建制、鎮的功能、城的形態”,隨著城鄉融合不斷加深,花園村成為越來越多人向往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