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教育故事 提升育人溫度
分享教育故事 提升育人溫度
花園教育集團第五屆教育故事分享演講比賽一二三等獎專輯
編者按:1月10日,花園教育集團在花園外國語學校舉行了第五屆教育故事分享演講比賽,花園外國語學校各學部、花園高級中學以及花園南山幼兒園共16名選手參加比賽,大家結合教學工作實際,暢談各自對于教書育人的真知灼見,分享各自擁抱學生、育人育德的感人故事。現推出一二三等獎專輯,以饗讀者。
▼一等獎
讓他奔向自己 鮮花亦會作揖
花園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數學教師 李家樂
我有一個學生,叫王X。他是那種常見的后進生。作業,基本不寫;上課,基本不聽。偶爾你和他說:王X,你這作業補一補。他就會裝作聽不見。我用了很多種方法在他身上,比如稍稍進步就大力表揚,比如適當批評,或者用周圍的人激勵他,或者用獎勵來誘惑他,甚至叫來家長一起討論他,但是最終的結果就兩個字:不學!
后來我找了一個學生賬號,試圖在網上和他聊天。這樣,我才了解到他到底在想什么。好消息是,我的“偽裝”非常成功,他對我幾乎沒有防備心。壞消息是,他就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不學習。他曾在網上告訴我,他的夢想是當運動員,為國家爭金牌!我表面上認同他:“哇!王X你太棒了!”可心里卻在想,運動員哪個不是萬里挑一?你王X還是先把課本啃透再說吧!
每次進教室,看到雙目無神坐在位置上的王X,我的心里就泛起一股無力感。想到他當運動員的夢想,我看著現在的王X,偶爾不禁懷疑,難道是我的教學方法錯了?他向往的未來自己,是被我困在名為教室的監獄里了嗎?直到有一天,我去拜訪我的老師。他見到我的第一句話就是:“小李,是不是有學生讓你頭疼了?”我很驚訝,隨后將王X的事如實相告。“我覺得他夢想非常好,但是現在離夢想中的自己越來越遠。”
老師聽完后,并沒有直接告訴我該怎么做,而是和我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個出名的農夫,他擅長養稻子。有一天,他從一個商人那里買來一顆種子,他按照養稻子的方法,將它種在最軟的地里,灌滿最多的水,每天讓它曬最久的陽光。可是,三個月過去了,種子沒發芽。農戶跑去質問商人,為什么給他壞的種子。哪知商人對他說:“我給你的是花種,你像種稻子一樣養它,當然不能發芽。”回去后,農夫用對待花朵的方法去對待種子,果然沒多久,它開出了令人驚奇的花朵。“孩子就像種子,他們有的是稻種,有的是花種。你要區分他們,并用適合他們的方法教育他們,讓稻種長成稻子,花種長成花朵。”老師說道。
第二天,看著在課上胡鬧的王X,我決定按老師的理念試一試,也許換一種方式,他真得能綻放出美麗的花呢?下課后,我將王X帶到操場,王X以為我又要教訓他,滿臉無所謂,甚至哼起了小曲。“王X,你是不是喜歡跑步,還想當運動員?”我一開口,王X就愣住了,眼睛看著我。“如果你上課時能不搗亂,我可以允許你在其它時間都可以來操場跑步,但是不能玩。”
他的表情很茫然,又很詫異。“跑吧!”王X還是不太敢動,他不怕我教訓他,但是我這樣說讓他摸不著頭腦,有點害怕。僵持了很久,他決定賭一賭。剛開始,他的速度不快,可是看到背后微笑的我用眼神鼓勵他,慢慢的,他拉開了自己的腳步,越跑越快,越跑越快……他就像是出籠的鳥兒,更像是茁壯成長的花朵。
每次回想起那天他邊跑邊笑,最后停在我邊上喘氣的樣子,我都不得不承認我以前真的做錯了。后來他天天去操場跑步,速度越來越快,認識的伙伴越來越多,人越來越自信,進而帶動了成績向上突破,十一歲的他正朝著夢想中的自己不斷前進。
有一天我去操場看他跑步,他看到我來了,從操場的那一頭飛奔過來,通紅著臉塞給我一包零食,然后一邊笑一邊對我行了一個揖,他不好意思地說:“李老師,我以前總覺得你是一個壞老師,什么都不讓我做。對不起!其實您是一個好老師!我沒有什么能送給您的,這個是我爸爸教我的師生禮,您喜歡嗎?您要是喜歡我再來一個!”當他向我行禮的那一刻,我知道了,我走進了他的心里。
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人人都懂,可是真正實施起來,卻沒有那么容易。老師們,讓學生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讓喜歡奔跑的人馳騁,喜歡唱歌的人放聲,喜歡寫字的提筆,喜歡下棋的就讓他沉浸在黑白的世界里。相信吧,當你讓他們離未來自己越來越近的時候,終有一天,你會迎來他們發自內心的作揖行禮。
▼二等獎
我的班級群——雨有意 花有應
花園外國語學校小學部語文教師 盧靜萱
2022年,我從象牙塔里飛奔而出,闖進小學教育的世界,這一年,我的班主任生活始于一次精心準備的自我介紹:大家好,我是你們新的班主任和語文老師盧老師。很幸運能夠接手我們四(2)班,聽說我們班的孩子學習勁頭非常足,樂于助人,班級氛圍非常融洽,相信通過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能夠讓我們班越來越好!從此,我有了我的班級群。
我希望,每一個點滴都會被發現。
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每個人身上都有太陽,主要是讓他如何發光。”班級群,不僅僅是一個溝通的平臺,也是一個教育的平臺。作為班主任,利用班級群來表揚先進學生及先進家長、進步學生及進步家長,以樹立榜樣,讓學生及家長向先進者看齊。
我常常會在班級群表揚一些同學,或是學習方面,表揚在測評中拿A和進步的孩子,上課積極發言的孩子,還有作業完成質量高的孩子;或是勞動方面,點贊主動為班級整理行李箱的孩子和主動裝扮教室的孩子;或是助人方面,為潛力生補習功課的同學表揚一波,還有點贊主動和不那么合群的孩子一起玩耍的孩子。
記得有個孩子和我說:“盧老師,我覺得你好好,我太喜歡你經常表揚我們了。”聽到這句話,我的心里暖暖的,原來,班級群也是孩子成長的溫暖之地。是啊,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看見、被肯定、被鼓勵。
我希望,每一份付出都能被讀懂。
班級群不僅是一個教育平臺,也是一個引領家長的平臺。每次考完小測試,為了讓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語文學習情況,我會在班級群里對孩子們的成績以及學習情況進行分析并總結,讓家長對孩子們的學業情況有個全面客觀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以便制訂下一步的學習計劃。
記得有一次,我在班級群中分享了一篇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一位家長馬上回應:“這個方法真有效,我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出謀劃策,讓我們的班級越來越好!”這段話一發出去,就得到了家長們的熱烈回應和點贊。慢慢,我發現家長們是愿意學習、進步的,通過正確的引導和幫助,他們就能夠成為孩子們成長路上的有力后盾。通過班級群,我感受到了家長們的熱情和支持,也更加理解了他們的需求和期望。
我希望,每一段行程都將是成長。
在班級群中,我不僅表揚先進和進步,還經常記錄下孩子們在校園中的精彩瞬間。無論是運動會上孩子們奮力拼搏的身影,還是文藝演出中他們載歌載舞的精彩瞬間,我都會用手機記錄下來,并分享到班級群中。
就在前不久的迎新聯歡會上,每個班級都要排練一個節目。經過一番努力,孩子們在舞臺上展現出了他們最好的一面,他們堅定的眼神、昂首挺胸的站姿和鏗鏘有力的聲音,都深深地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我為他們感到驕傲,也為能夠陪伴他們走過這段成長的旅程而感到幸福。
我的班級群就是這樣,雨有意,花有應,從獨角戲走向了共舞。我相信,在未來的日子里,這個群會繼續發揮它的作用和力量,讓我們的班級越來越好!
關系大于教育
花園外國語學校初中部英語教師 趙舒祺
自從做了老師,最常從家長口中聽到的,是這樣一句話:“趙老師,我們家孩子最聽你的。”聽多后,我開始思考其中的真實性。如果真像家長說的那樣,那我這班主任工作還不是易如反掌?可事實并非如此。心理專家李子勛說:“關系大于教育,只要建立起良好的關系,他們就會無意識地向我們期待的方向去努力。”
現在的班里,有一位“不聽話”的小陳同學。他經常因為一點小事和同學吵架,加上自身能力習慣差,很快就成為了班級的“局外人”。面對這樣的情況,我感到很揪心。于是我決定從“關系”入手,解決問題。
首先,要解決他和我的關系,在七年級的時候,為了樹立學生的紀律觀念,我總是一臉嚴肅,小陳因為經常犯錯,更是見了我就跑。從他母親口中得知,因為早產,孩子從小就學得比別人慢,而這樣長期落后的局面讓他更頻繁地感到挫敗,所以才會表現得如此敏感和敵對。從那以后,我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降低了對他的要求,開始叫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每周在《家校本》上用文字傳遞我的關懷。比如“天氣冷了,衣服穿暖。”“最近表現不錯,你真靠譜。”慢慢地,我發現他不再躲著我了。
尤其在他和同學起沖突時,我也一改往日的嚴肅,告訴有摩擦是為了在磨合中更了解彼此,冷靜下來,好好想想,敢于直面自己的人是最勇敢的。面對沖突,小陳不再因為怕被我批評而焦頭爛額,也不再為了辯解而氣急敗壞,在我一次次溫和而堅定的引導下,他學會了反思,也學會了與他人和解。
可盡管如此,我依舊沒能改變他“局外人”的處境。問題就在于“局內之人”。這也就意味著,我必須想辦法改善他和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最好的辦法就是換位思考,激發同理心。在班會課上,我組織了一場游戲。一開始,我要求全體同學起立面向前方,學生表示“沒有感覺”。“現在請所有同學起立以班長為圓心面向他。”在眾人疑惑的眼神中,班長扯著嘴角說:“有點尷尬。”“接下來請所有同學站在椅子上繼續面向班長,現在呢?”“更尷尬了,他們站得越高,顯得我更矮,一群人圍著我好有壓迫感。”我沉默著不作評價,只讓學生去體會。接下來的時間,我抽簽讓學生站到中間的位置,其中有一個女孩的回答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很窒息,感覺自己做錯了什么事情。”
通過這個游戲,我想讓孩子們知道:第一,人在不同的立場下會產生不同的心理,在產生矛盾沖突的時候,不要理所當然地把自己的感受強加給他人,而是要學會換位思考。第二,是焦點的力量,當一個人被動成為焦點時,會感受到無形的壓力,在集體生活中,我們不能輕易地將他人放進焦點的地牢。第三,作為一個班集體,我們要眼朝一處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擰成一股繩。
教育如養花,用心就會有結果。每個班里都會有像小陳這樣容易掉隊的人。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更需要用心建立良好關系。以尊重為前提,接受他們的不完美。對于每一個個體來說,教育,是在和諧關系的氛圍中,自然生成的一種關懷、一種信賴、一種喚醒,喚醒沉睡的心靈,繼而喚醒生命自然的成長力量!或許,我們可以期待,期待每一個孩子綻放出他們獨特的美麗。
▼三等獎
育人三張臉
花園外國語學校小學部語文教師 吳瑩
今年我接手了一個畢業班,作為一名有著六年班主任工作經驗并剛送走一個畢業班的我來說,這簡直是信手拈來。正當我躊躇滿志的時候,一盆冷水澆了下來。“我爸媽在家都不管我,你憑什么管我?”他氣憤地對著生活老師喊道,這就是我對小安的第一印象,一個個性十足的孩子。
在與小安的接觸過程中,我總是能看到他在學校集體活動里慢悠悠地走在最后一個,高昂著頭,眼神帶著桀驁不馴,仿佛生人勿近。這是我們班級名副其實的“顯眼包”。正當我為這個“顯眼包”感到頭疼的時候,班長急匆匆地沖進了辦公室,氣喘吁吁地說:“老師老師,小安,他人不見了。”向來獨來獨往的小安的行蹤自然無人知曉,于是我趕忙去查監控,最后在學校的操場找到了獨自散步的小安。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我沒有急于批評小安,而是跟著他走了起來。走了一會兒后,我拿出隨身帶著的一顆糖,塞給了小安。“吃顆糖吧,心情會變好些。我相信今天的事情肯定事出有因,如果不是難以承受的事,你未必會選擇這樣的方式。能跟老師說說心里話嗎?”……在小安的沉默下,我將他送回了寢室。
當晚,我馬上聯系了小安的父母,從他媽媽那里我了解到原來他父母早就離婚了,小安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前不久奶奶去世了。聽到這,我嚴肅地和他媽媽說:“小安媽媽,你們要多陪陪小安,多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周末多帶他出去玩,散散心。”
第二天一早,我就出去買了信封和信紙,給小安寫了一封信,看著小安一邊啜泣一邊讀著這封信,讓我意識到,在尊重和理解的前提下,通過家校合作引導正向發展。這便是第一張臉,學會扮黑臉,嚴肅對待引方向。然而我也知道,僅僅扮演黑臉還不夠。
小安在他布滿荊棘的外表下,有著一顆渴望得到愛與歸屬的內心。如何建立小安與集體的聯系,便成為小安改變的第一步。在積極教育心理學當中,有這樣一個理念,一厘米之變,說的是教育者的語言或是行為,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厘米變化,積少成多。每天清晨,我都會精挑細選幾句話送給大家。當我觀察到小安遇到困難的時候,我便會送給他。
另外,我還利用小安生日的契機,在一次晚自習快下課的時候,將他叫到了講臺前,一起唱起了生日快樂歌,并送上了我自己親手做的小蛋糕。這是我第一次在班級里看見小安的笑臉,更令我驚喜的是,他用自己擅長的方式繪畫,記錄下他內心的世界,記錄下第一個對他說生日快樂的老師,并寫道:“老師,其實我知道您說的有些話是對我說的,這些班級活動也是,我明白您的用意,謝謝老師。”小安的這些話讓我開始思考,白臉雖然在戲曲當中代表著陰險狡詐,善用心計,但在小安改變的過程當中,通過扮演白臉千方百計地建立小安和集體的聯系。這是小安成長的開端。
小安擅長繪畫,于是我便找到了他。“小安,你來擔任我們班級閱讀墻的畫師好不好?”小安低頭,沉默不語。正當我有些忐忑的時候,他堅定的說出一個字“好”。接下來,我驚喜地發現,班級點贊墻當中有著其他同學對小安繪畫的贊美。在這個過程當中,小安也在一點點地變化。一次運動會上,他勇敢地報名了班級里無人敢報的1500米項目。當他站在起跑線上的時候,大家都敬佩地望著這個小英雄。加油加油,小安加油,小安他沖線了。眾人趕忙圍了上去,關心著、問候著小安。而在人群中間,小安漲紅著的臉,就像一顆火紅的石榴籽一樣,被其他石榴籽緊緊包圍著。紅臉在戲曲當中代表著正直、忠勇,往往也都是正面角色。在小安成長的過程當中,正向鼓勵積極地創設條件,這便是第三張臉。學會唱紅臉,正向激發內在動力。
教育是生命的對話,我們不能讓生命成為遙望的孤島。在小安成長的過程當中,變得了各色臉譜,扮得好各種角色,才能摘下孩子外表的偽裝,接近他們內心的世界。
自然生長 自然發生
花園外國語幼兒園教師 吳來琴
大自然是我們最親密的環境,也是幼兒最廣闊的課堂。自然環境中的色彩、氣味、聲音會對孩子們產生最直觀的感染力。在他們的眼中,世間萬物都是具體的、有趣的、充滿活力的,一朵花、一棵樹、一片落葉,都是孩子們感受世界的載體。
說到這里,我想起我們班進行過一個關于“松樹”的課程。課程的起源來自于一次戶外研學中,孩子們偶然的發現。
“快看,是圣誕樹!”萌萌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招呼著同伴過去,“這不叫圣誕樹啦!是松樹!”楠楠一本正經地糾正他。“吳老師說過,松樹是常綠樹,到冬天也不會掉葉子,很厲害的,我也好想種一棵松樹呀。”楠楠托著腮幫子若有所思道。“那還不簡單嗎?你撿一些松果帶回去唄,我聽人說過,松果就是松樹的種子!”暄暄見多識廣,提出了一個好主意。
撿著撿著,孩子們又遇到了一個問題。“你們看,為什么我的松果打開了‘小翅膀’,而峰峰的松果沒有打開‘小翅膀’?”“這——這——我也不知道呢。”任是見多識廣的“小學霸”暄暄,在這一刻也犯了難。我走過去時,大家正看著手里的松果們犯難。
我想,這不正是一次生發課程的好機會嗎?于是,我讓孩子們把松果們帶回去仔細研究,請他們回家查閱相關資料后組織孩子們展開討論。第二天,孩子們一個個早早地來到班里,一看到我,就興奮地和我分享自己的發現。“吳老師,我知道啦!原來松子藏在松果里!松子才是松樹的種子!”“我也知道我也知道!松果硬硬的是為了保護松子的!”孩子們嘰嘰喳喳,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起來。
之后的活動中,孩子們自己動手嘗試把松子取出來,當看到松子掉下來的那一刻,他們眼里的光比星星還要閃亮!操作過后,我請他們觀看了一部關于松樹成長的紀錄片。并告訴他們松子要長成一棵大松樹非常不容易,需要好幾年,甚至十幾年的時光。當他們看到松子破土而出,長出一根根堅硬的樹針,后來越長越密、越長越高時,孩子們熱情歡笑、熱烈鼓掌。我相信,從那以后,孩子們的記憶里一定有個小角落是屬于松樹的,未來的某天,當他們重新聽到“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這句話的時候,今天紀錄片里的鏡頭一定會重新浮現在他們的腦海,也更能體會到其中的奧義。
陳鶴琴曾經說過:“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天地萬物都是這個星球的美好饋贈。讓孩子們享受“野趣”,懂得與自然發生鏈接,像一片片綠葉那樣自由舒展,奏響靈動成長的曼妙樂章!未來,我想讓孩子們聽到更多自然的“聲音”,挖掘更多自然的“奧秘”,感受更多自然的“神奇”,讓生命自然成長,讓教育自然發生!
日拱一卒 功不唐捐
花園高級中學英語教師 鄭曄華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經常對學生說:“堅持一下,再堅持一下,堅持一定會有進步的。”學生們聽的多,卻采納的少。
2023年6月畢業的學生中,有一名男生,其他任課老師都說他有個聰明腦袋,就是太懶了。但是在英語這門學科上,我也沒看出他哪里聰明了。他的表現非常穩定,就是不學。我私底下找他,好聲好氣地說:“高中現在才開始,你看看自己的英語成績,最低11分,最高30分,這樣的成績,英語學考肯定是過不去的,我不求你多么努力,至少課內的任務要完成吧。”他低著頭,不狡辯,不表態。在我幾次三番找過他之后,他在英語課上表現得更加不耐煩了,一上課就開始睡覺,被我罰站到教室后面也一臉無所謂。
我知道,我永遠叫不醒裝睡的人,除非他自己醒來。我也改變不了一個不想改變的人,除非他自己想變。
首考結束,馬上就是高三的最后一個學期了,離高考只有短短的三個月了。說實話,那時候,作為任課老師,我對自己帶的學生已經基本下了判斷,判斷這個學生能在高考拿到多少分。
一開學,在日常的晚上和下課時間,我發現了一個閃閃發光的埋頭背英語的身影,就是這個男生。還沒開學的時候,他就在私底下來問過我,“老師,有什么能提高英語的方法?”我看著他首考的分數,30多分,剛剛考過學考線,內心有點悲哀:看,后悔了吧?高一高二不努力,高三最后一個學期知道努力了。我只告訴他:“背單詞吧,死命背單詞吧。英語單詞就像是語文的漢字,是這門學科的基礎,你沒有基礎,永遠不要妄想爬到高空。”
像他這樣的學生不在少數,迷途知返,或者叫做浪子回頭。他們會在周考失利時來問如何提高成績,會在學業不順的時候來問如何記住知識點。我們的回答大同小異:“打基礎,拼命學!”但是,堅持下去的人少之又少,有的人堅持了一天,有的堅持了一周,有的堅持了兩周,然后就放棄了。那他能堅持多久呢?
令我驚訝的是,他堅持了很久,久到所有任課老師都看到他的努力和進步,每一個任課老師在開會的時候都會提到他,他的努力太耀眼了。他的英語也的確有所進步,他會在晚上來問問題,會在下課抱著英語單詞死啃,他好像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了起來。那時候,我忽然覺得其實三個月也不是很短,也許我們能看到奇跡呢?
成功之路難免坎坷。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在我們紛紛猜測他高考最終能考多少分的時候,他二陽了。反復的高燒把他所有的毅力和堅持都燒毀了,他又開始上課走神、下課睡覺的日子。那時候距離高考只有一個月多一點了,我私底下找到他:“你自己是怎么想的?現在你的身體已經好了,但是學習的勁頭還沒好。我不清楚你其他科目,但是我是能感覺到你的英語是在進步的!接下來的日子怎么走,你想好了嗎?”和高一的時候一樣,他低著頭,什么也沒說,不狡辯,不表態。我長嘆一口氣。
過了數日,也就在我們紛紛為他可惜的時候,他又收拾好心態,扔掉了頹廢,又開始努力了。這一次,他堅持到了最后。
高考落幕,最后他的英語成績是70多分,幾乎是首考的兩倍。這個成績,我覺得非常對得起他那兩個月的努力了。也許你們會問,那他最終總分多少,去了哪個學校?他選擇復讀了,回了老家再來一遍高三。相信這一次他能夠從第一年8月堅持到第二年6月!
他只是萬千學子中平凡的一員,曾在上課與周公暢談,也曾奮斗到午夜12點,獨享美麗月光。我們身邊有很多堅持過,堅持著,或許能夠堅持下去的同學們,希望他們不畏將來,堅持當下!
不畏山高路遠的跋涉者,山川回饋以最奇絕的秀色;不懼風高浪急的弄潮兒,大海回報以最壯麗的日出。請記住,你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你。